橙柿互动综合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资料图片)
今天凌晨1点多,张文宏更新微博:“搭乘深夜航班MU5165 在夜间23点45分落地,打开微信,第一条跳出来的消息就是世卫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以下为全文——
搭乘深夜航班MU5165 在夜间23点45分落地,打开微信,第一条跳出来的消息就是世卫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匆匆从熟悉的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出来,行李大厅熙熙攘攘,没有任何人理你,没有人测体温,也没有健康码,恍惚间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正常的感觉特别好。三年多时间我们的新闻中总是会有新冠的消息。办公室的疫情地图每日都在告诉今天的发热病人数量,新冠检测阳性数量,还有病毒亚型,城市地下水监测的病毒拷贝数。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医务工作者,抑或政府官员,似乎都在担心正常的日子会回去,担心刚刚活跃的经济复苏会被打断。这次五一劳动节,全国人民大旅行,从上海城市进出的流动数据都已经高于2019年的五一劳动节。我们担心的医院急诊发热就诊病人比例虽略有上升,但仍远低于甲流流行期间的发热就诊比例。城市污水中病毒含量虽略有回升,但仍然处于极低水平。监测中国的新冠病毒亚型也已经逐渐和国际流行的病毒亚型趋同,都是以XBB为主,并且严重程度对医疗没有造成压力。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经同此冷暖。从机场出来的一刹那,深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一切都已经发生。所有经过的一切,都会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让我们暂时道别,加快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无论生活是艰难还是容易,只要我们不退场,终会看到我们期待的未来。
央视专访梁万年:
全球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多领域将有新变化
北京时间5日晚上9点20分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改变将对全球带来哪些影响?对我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未来在我国新冠疫情应对上会带来哪些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总台央视记者专访了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梁万年:全球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梁万年介绍,按照国际卫生条例的规定,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三个标准,第一是这一事件是突如其来和超乎寻常的,第二个标准是这个疾病可以跨境快速传播,第三个标准是这一事件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和协作来消除这一病毒的危害。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现在从当前的流行态势来看,新冠整个报告的感染人数以及住院人数,重症ICU的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呈持续下降状态。另外,新冠病毒虽说在继续变异,但是没有看到新冠病毒的致病力、致死率的变化。虽然新冠病毒有时变异株传播速度变快,免疫逃避能力变强,但是总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第三点,通过人群的感染,我们叫自然感染,加上主动疫苗接种,全球来看已经建立了比较良好的人群抵抗力,我们叫免疫屏障。第四点,三年的抗疫各国都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综合考虑看,人类的抵抗力和新冠病毒之间,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个平衡的状态,也可以说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梁万年进一步解释称,达到不再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的流行就没有了,疾病的危害就消失了,而是说明我们的能力目前已经可以有效地控制疫情带来的危害。
梁万年: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对全球多领域带来新变化
梁万年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国就不再需要履行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社会公共卫生措施和防控措施,这将对全球和我国的交通、贸易、旅游等领域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各国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采取有针对性的、非强制性的一些措施。我想最大的因素就是对交通、贸易、旅游进一步来减少甚至是消除有关跨国的一些控制和限制等。包括人群的集会,我想都是有一些相应调整和完善。
梁万年表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进一步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交往,进一步减少因为新冠疫情防控带来的一些不便。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国际交往将会更加便利。另外,我们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的疫情防控就放任不管了,我们还是要继续做好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要继续和全球各国紧密团结,共同有效地、更具针对性地、更有成本效益地管控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梁万年:仍需继续保持监测预警等防控措施
目前我国对新冠疫情实施“乙类乙管”政策,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我国的疫情应对措施是否也会有新的变化和调整?梁万年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已经对人类无害,也不意味着要放弃所有的防控,我国仍然要坚持预警监测、疫苗接种等必要的防控措施。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一是如何更加有效和敏感地监测疾病病原体的变异情况以及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就像我们要设好哨点,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监测网络。第二,我们仍然还是要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加强疫苗的接种。实践已经证明疫苗对防重症防死亡,甚至更有效防控疫情传播是有价值的。第三,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能力,需要再进一步强化。第四,要保持在疫情防控期间已经养成的良好卫生和生活习惯。
橙柿互动综合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今天凌晨1点多,张文宏更新微博:“搭乘深夜航班MU5165 在夜间23点45分落地,打开微信,第一条跳出来的消息就是世卫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以下为全文——
搭乘深夜航班MU5165 在夜间23点45分落地,打开微信,第一条跳出来的消息就是世卫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匆匆从熟悉的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出来,行李大厅熙熙攘攘,没有任何人理你,没有人测体温,也没有健康码,恍惚间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正常的感觉特别好。三年多时间我们的新闻中总是会有新冠的消息。办公室的疫情地图每日都在告诉今天的发热病人数量,新冠检测阳性数量,还有病毒亚型,城市地下水监测的病毒拷贝数。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医务工作者,抑或政府官员,似乎都在担心正常的日子会回去,担心刚刚活跃的经济复苏会被打断。这次五一劳动节,全国人民大旅行,从上海城市进出的流动数据都已经高于2019年的五一劳动节。我们担心的医院急诊发热就诊病人比例虽略有上升,但仍远低于甲流流行期间的发热就诊比例。城市污水中病毒含量虽略有回升,但仍然处于极低水平。监测中国的新冠病毒亚型也已经逐渐和国际流行的病毒亚型趋同,都是以XBB为主,并且严重程度对医疗没有造成压力。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经同此冷暖。从机场出来的一刹那,深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一切都已经发生。所有经过的一切,都会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让我们暂时道别,加快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无论生活是艰难还是容易,只要我们不退场,终会看到我们期待的未来。
央视专访梁万年:
全球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多领域将有新变化
北京时间5日晚上9点20分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改变将对全球带来哪些影响?对我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未来在我国新冠疫情应对上会带来哪些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总台央视记者专访了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梁万年:全球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梁万年介绍,按照国际卫生条例的规定,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三个标准,第一是这一事件是突如其来和超乎寻常的,第二个标准是这个疾病可以跨境快速传播,第三个标准是这一事件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和协作来消除这一病毒的危害。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现在从当前的流行态势来看,新冠整个报告的感染人数以及住院人数,重症ICU的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呈持续下降状态。另外,新冠病毒虽说在继续变异,但是没有看到新冠病毒的致病力、致死率的变化。虽然新冠病毒有时变异株传播速度变快,免疫逃避能力变强,但是总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第三点,通过人群的感染,我们叫自然感染,加上主动疫苗接种,全球来看已经建立了比较良好的人群抵抗力,我们叫免疫屏障。第四点,三年的抗疫各国都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综合考虑看,人类的抵抗力和新冠病毒之间,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个平衡的状态,也可以说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梁万年进一步解释称,达到不再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的流行就没有了,疾病的危害就消失了,而是说明我们的能力目前已经可以有效地控制疫情带来的危害。
梁万年: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对全球多领域带来新变化
梁万年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国就不再需要履行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社会公共卫生措施和防控措施,这将对全球和我国的交通、贸易、旅游等领域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各国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采取有针对性的、非强制性的一些措施。我想最大的因素就是对交通、贸易、旅游进一步来减少甚至是消除有关跨国的一些控制和限制等。包括人群的集会,我想都是有一些相应调整和完善。
梁万年表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进一步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交往,进一步减少因为新冠疫情防控带来的一些不便。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国际交往将会更加便利。另外,我们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的疫情防控就放任不管了,我们还是要继续做好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要继续和全球各国紧密团结,共同有效地、更具针对性地、更有成本效益地管控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梁万年:仍需继续保持监测预警等防控措施
目前我国对新冠疫情实施“乙类乙管”政策,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我国的疫情应对措施是否也会有新的变化和调整?梁万年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已经对人类无害,也不意味着要放弃所有的防控,我国仍然要坚持预警监测、疫苗接种等必要的防控措施。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一是如何更加有效和敏感地监测疾病病原体的变异情况以及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就像我们要设好哨点,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监测网络。第二,我们仍然还是要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加强疫苗的接种。实践已经证明疫苗对防重症防死亡,甚至更有效防控疫情传播是有价值的。第三,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能力,需要再进一步强化。第四,要保持在疫情防控期间已经养成的良好卫生和生活习惯。
标签: